金投网

处暑的含义是什么意思

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。斗指戊(西南方);太阳黄经达150°;于每年公历8月22-24日交节。时至处暑,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“三暑”之“末暑”,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。

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。斗指戊(西南方);太阳黄经达150°;于每年公历8月22-24日交节。时至处暑,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“三暑”之“末暑”,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。

处暑吃什么风俗食物?

1、鸭肉

处暑吃鸭,是老传统了,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。鸭肉具有滋润的作用,可以防止秋季干燥,它是入秋后清热润燥的良方。同时,鸭肉性寒,可在初秋仍有酷暑时食用,可祛暑,避免上火。

2、白丸子

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,这是福州地区的风俗。用糯米粉做的糯米丸子,软软糯糯的特别好吃,很适合小孩和老年人的口味!糯米有养阴的功效,在秋季适当吃点糯米类食物,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。

3、莲藕

处暑代表秋季的开始,这时候,藕开始成熟,其口感丰富,正是食用时节,吃藕可以养阴清热、润燥止渴、清心安神。

温馨提示:最新动态随时看,请关注金投网APP

相关推荐

处暑应该怎么养生
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,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,也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。那么处暑应该怎么养生呢?
立夏是第几个节气
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,夏季的第一个节气,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-07日。
立冬有哪些风俗?
立冬有哪些风俗?
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,它是中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。立冬在古代社会也是“四时八节”之一,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,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、饮宴等习俗。立冬有哪些风俗?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吧!
寒露是什么节气?
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,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;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~9日。视太阳到达黄经195°时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寒露是什么节气?下面让金投小编为您解答吧!
处暑后养生重在养阳? 医师告诉你充足睡眠可解秋乏
“立秋处暑正当暑”。虽已入秋,但暑去仍需一段时间。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阶段,湿气较重,昼热夜凉,气候寒热变幻,稍不注意就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或陈年旧疾多有复发。
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第三方投稿,投稿人在金投网发表的所有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视频、音频、数据及图表)仅代表个人观点,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、原创性等,版权归属于原作者,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,请来电或致函告之,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金投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,不存在盈利性目的,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,不承担任何责任。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,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,据此操作风险自担。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:tousu@cngold.org。

热点频道NEWS.CNGOLD.ORG